▲近日,恒星幼儿园的孩子们来到大水坑社区幸福农场体验耕作。 受访单位供图
深圳晚报讯 (记者 曾虹 通讯员 韦海丽 卢秋伶) “这个葱怎么是扁的?”“这不是葱,这是大蒜!”一群小朋友指着菜地边上的韭菜认真讨论。近日,龙华区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幸福农场内一片热闹景象,公益农场化身孩子们自然教育的大课堂,来自恒星幼儿园的34对亲子以及老师共75人在这里接近自然、认识作物、体验耕作。
活动现场,幸福农场的园长韦海丽利用农场现有的植物以及蔬菜作为课堂教具,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,按大班、中班、小班三个批次给小朋友们上了一节生动活泼的自然课堂。园长首先以小朋友不易辨认的韭菜、小葱和蒜苗做例子,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感受、观察形状,一一辨认不同蔬菜的区别。“扁扁的、味道难闻的是韭菜。”“小葱有一个洞、就像吸管一样。”“老师,番茄的花朵是黄色的五角星。”在园长的引导下,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新发现。
“蔬菜也像你们一样要吃饭补充能量,浇水、施肥、精心护理才能让菜苗长大。”随后,在园长的引导下,大班的小朋友及其家长拿着小锄头、小铲子纷纷挖地,亲手播种蔬菜种子,体验耕种过程;中班的小朋友则作为“小画家”在农场“采风”,拿着手中的画笔将观察到的植物、蔬菜一一画到风筝上;小班的孩子们跟家长拿着透视花瓶卡片,把农场里的花朵、小草、蔬菜定格进瓶中,拍下春天的踪影。课堂结束后,小朋友们拿着跟爸爸妈妈亲自做的“爱护植物、蔬菜”的绘画纸牌挂在农场上,以实行行动呵护农场环境。